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22年12月20日 21:43 1 3
评论
  • 游客1

    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以下简称“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我们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下面谈谈我对此项活动的心得: 一、充分认识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争先创优活动的一种体现,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就是要以争先创优的精神,勇创一流业绩。要使人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实践证明,没有争先创优的精神和勇气,就不可能创造一流业绩,就不可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及争先创优精神,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争先创优,创造一流业绩。具体到每个党员身上,就是要坚持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狠抓落实,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每项工作都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每项任务都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体现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存在的问题靠发展,赶超先进靠发展,发展才有出路,发展才有希望。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员的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精神,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促使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发展后劲足的良好势头,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气旺盛。这一局面是人民饱尝兴衰甘苦之后,夙兴夜寐,奋发图强的结果,实属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加倍珍惜。坚持争先创优,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局面,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但是,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竞相发展,可谓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必将重蹈落后覆辙。我们要把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放到全国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去谋划,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气馁,再接再厉,抢占先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要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争论、争时间,不评论、评政绩,不议论、议大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需要广大干部职工把群众满意作为“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标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二、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大力发扬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内涵。 “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大力弘扬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精神。 (一)要有新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病态的精神缺乏神采,会使人消极堕落。精神状态的优劣,直接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还是克难攻艰、勇争一流;是夸夸其谈、浮漂应付,还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是贪图享受、拈轻怕重,还是无私奉献、一往无前,都会见出精神状态的高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更上层楼,做一流的工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意气风发、英气勃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有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意识,有锲而不舍、创优争先的劲头。(三)要有开拓创新的胆略。勇于创新,事业就会前进;怯于创新,发展就会停滞。我县现阶段的发展,迫切需要开拓创新精神,如果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目前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将被遏刹,先进也会变成落后。只有一鼓作气,开拓创新,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开拓无边界,创新无止境。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发挥创新才干,改善服务手段,改进工作方式,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成果。 (四)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如果不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已有的成果上坐享其成,就会坐吃山空,这样注定任何事业都是没有希望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要牢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告诫,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坚持艰苦朴素、勤俭办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而不懈努力。 总之我们要不断强化党性观念和责任意识,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岗位,高起点确定工作目标,高标准谋划好工作,着力在干事创业、构建和谐、提高服务群众本领等方面下功夫,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三为”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 游客2

    "为党旗争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
    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以下简称“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我们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下面谈谈我对此项活动的心得:
    一、充分认识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争先创优活动的一种体现,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就是要以争先创优的精神,勇创一流业绩。要使人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实践证明,没有争先创优的精神和勇气,就不可能创造一流业绩,就不可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及争先创优精神,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争先创优,创造一流业绩。具体到每个党员身上,就是要坚持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狠抓落实,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每项工作都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每项任务都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体现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存在的问题靠发展,赶超先进靠发展,发展才有出路,发展才有希望。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员的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精神,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促使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发展后劲足的良好势头,全县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气旺盛。这一局面是全县人民饱尝兴衰甘苦之后,夙兴夜寐,奋发图强的结果,实属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加倍珍惜。坚持争先创优,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局面,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但是,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竞相发展,可谓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必将重蹈落后覆辙。我们要把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放到全区、全市、全省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去谋划,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气馁,再接再厉,抢占先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要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这就需要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争论、争时间,不评论、评政绩,不议论、议大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需要全镇广大干部职工把群众满意作为“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标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二、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大力发扬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内涵。
    “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 社会跨越发展,全镇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大力弘扬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精神。
    (一)要有新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病态的精神缺乏神采,会使人消极堕落。精神状态的优劣,直接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还是克难攻艰、勇争一流;是夸夸其谈、浮漂应付,还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是贪图享受、拈轻怕重,还是无私奉献、一往无前,都会见出精神状态的高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更上层楼,做一流的工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意气风发、英气勃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有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意识,有锲而不舍、创优争先的劲头。 (三)要有开拓创新的胆略。勇于创新,事业就会前进;怯于创新,发展就会停滞。我县现阶段的发展,迫切需要开拓创新精神,如果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目前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将被遏刹,先进也会变成落后。只有一鼓作气,开拓创新,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开拓无边界,创新无止境。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发挥创新才干,改善服务手段,改进工作方式,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成果。
    (四)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如果不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已有的成果上坐享其成,就会坐吃山空,这样注定任何事业都是没有希望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要牢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告诫,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坚持艰苦朴素、勤俭办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而不懈努力。
    总之我们要不断强化党性观念和责任意识,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岗位,高起点确定工作目标,高标准谋划好工作,着力在干事创业、构建和谐、提高服务群众本领等方面下功夫,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三为” 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 游客3

    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推进创先争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既是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和拓展,也是省委“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化和延伸,更是我市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把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
    岗敬业、扎实工作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是服务发展主题、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迫切需要。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广大党员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做好相关准备了吗?
    首先是思想准备。做好思想准备,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是知识准备。“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重要任务,应当看到,这其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极其复杂艰巨的,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而应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自觉地加强学习、抓紧学习,掌握完成任务需要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牢牢掌握主动权。
    再次是工作准备。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我们还应做好必要的工作准备,实现两个五年规划的有序衔接。比如在改革方面,“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新形势下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为深化改革探求出路、寻找办法。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还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这些因素势必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国不及时制定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百姓关心的物价、住房、资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另外,随着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城与乡、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存在了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不持续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也关系到百姓所必须的社会保障、就业等问题,直接关乎部分地区百姓的生存与发展,实在不容忽视!
    在我看来,规划的制定必须是针对解决一些问题的。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因此,应把着力点转到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上,即所谓的“富民”。在整个“富民”过程中,人民群众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努力奋斗。但是,政府必须做出正确的引导,给与人民以物质、政策上的支持。物质方面可进行直接拨款或其他方式给与资金、技术、设备的帮助,而在政策方面,就要将经济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关系人民所关心的切身利益,解决人民所面临的困难,使规划真正具有其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以开展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察民情、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让广大群众看到主题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